2016年4月16日星期六

聊斋摇滚记

昨天带学生看戏,平时在课堂上活跃到让我觉得自己像在幼儿园里教书的中三生,到了剧场相当有秩序,习惯剧场要求后也都乖乖看戏。不确定他们是否是有看有懂还是有看没懂,还是因为不敢用华语表达,所以跟导演交流时,异常拘谨。感谢导演后来借剧组演员说话时突然转成英语跟学生解释后伸舌头的动作,趁机鼓励学生,告诉他们即便是演员,日常生活中也可能较常用英语跟他人交谈。他们一口流利的华语不一定是与生俱来的。为了在台上呈现完美的演出,他们下过功夫,观众看到的一切呈现都是经过一番努力换来的。他们行,你们也行。导演用心良苦了。

深夜,学生说很享受这次的音乐剧,问可否请校长多安排这类看演出的活动。呵呵,孩子,看戏要钱哦。。。我问她为什么平时班上说个不停,问个不停,昨天这么安静。学生竟然说,老师不用解释那么多啦,我的华语没那么差。。。然后。。。华语二字还打成话语就把短信发出来了😨

#liaozhairocks

2016年4月5日星期二

愚人意义非凡的愚人节活动

四月一日,愚人节。

第一次参与《与声剧来》,邀请UFM100.3的DJ和教育学院的苏老师到校演讲。一百多名学生在图书馆里听了两个小时的精彩呈现。节目开始前、活动中场、活动尾声,学生都难免有些躁动。活动开始前的活跃噪音更是让人有点抓狂,呵呵。15、16岁的少年精力旺盛、他们几乎每分每秒都在叽叽喳喳,也许这是他们表现自己活跃的思绪的方式。但是有好些重要部分,他们还真的是鸦雀无声地倾心聆听,关键的提问都很认真地回答。

这样全级参与的大型活动,一百名学生里,如果有一些人因此而对中文广播、剧本创作、甚至只是简单的敲敲打打用中文写作产生多一点兴趣,或是今天以后有人会在空余时间听点中文广播,那就算是很不错的吧。能让愚人开心的愿望其实很简单。

就像今天,同事有点小兴奋地分享学生看了一两次舞台剧后会开始主动提问、主动思考剧情的主题,而且是渐渐懂了,甚至询问什么时候还有机会看戏,那是一种让人马上提起劲儿的精神滋润。

四月一日,愚人节。

愚人与愚人相聚一堂,默默做着愚人各自该做的事,默默进行着自己的圆舞曲。愚人与愚人暗暗地希望每一次都会有几个苗子通过活动找到多一把属于自己的声音。

虽然不是与生俱来,但仍希望有苗子能与声剧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