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0日星期一

印象罗国Romania

这一年来,罗马尼亚在岛国很出名。我们的媒体爱简称其为“罗国”。

这趟旅途,我们主要涉足罗国两个城市。一个是Sighisoara, 另一个则是首都Buchuresti。两个地方各有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

一、
Sighisoara, 维基百科上把它音译为“锡吉什瓦拉”。这个古堡垒被列为世界文化遗址,最著名的人物则是不老传说吸血僵尸德古拉-Count Dracula。这么说好像对德古拉的原型人物Vlad al III-lea Ţepeş 不太公平,因为他在中世纪时原本也是大名鼎鼎的公爵一名,据说除了曾经英勇领军奋战奥斯曼帝国捍卫疆土,对其敌人也极其残忍,以穿刺酷刑对付俘虏和政敌,故被称为“穿刺公”。



这个堡垒城市现在散发着一种幽静的安详。尽管现在以旅游业为主,不过时逢六月初,还未进入旅游旺季,城里的旅客不多。走在街上,除了可以细细咀嚼这个堡垒的昔日风光,更能想象中世纪人的生活环境。





如果有点闲钱,之后就到吸血僵尸出世的老房子作客,一品罗国风味餐。



二、
Buchuresti,布加勒斯特,罗国首都。说真的,要不是罗国公使在我们那里出了名,我们也许也不会特别留意这个首都的名字。不过,世界第二大建筑物其实就坐落在这座城市里。




这座被称为“罗马尼亚人民宫”的建筑物记载着独裁者统治天下时耀武扬威的奢华狂想。步入人民宫参观时,跟同行的朋友说,这栋建筑物以庞大面积为主题,让我想起了朝鲜境内的建筑物。后来翻看了旅游手册,据说Ceaușescu铲平了首都九分之一的建筑物,就是企图根据朝鲜模式重建Buchuresti。所以人民宫前方的林荫大道,一路皆是用庞大的建筑物来点缀的。说真的,很抗拒用“雄伟”这个词来形容这些庞大的建筑物。怎么说呢?也许是因为,Ceausescu建这座人民宫时,罗国百姓已经处于三餐不温饱的状况了。领着我们参观的向导面无表情,而且很机械式地念诵着一串让我们透视了一个人的狂想的数字。罗国建筑工匠在五年里日以继夜地修筑宫殿、宫殿里的一砖一瓦甚至是一根螺丝钉都是罗马尼亚制造的。向导说这话的时候,面无表情的脸上似乎闪过一丝自豪。我似乎打了一个冷颤。也许我看错了。



89年,那个多事之年,人民宫还未竣工,独裁者已被人民推翻,而且迅速问斩了。今日的Buchuresti,处处只见这一幢幢让人认识历史的见证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